close

本市簡介:
永康市位於台灣台南縣西南,毗鄰台南市亦為其最大的衛星城市,現為台南縣第一大城市。共轄三十九里。



蓋章日期:2007年9月9日(小藍、小黃、小綠)
蓋章地點:7-11東灣門市
地址:台南縣永康市民族路188號
聽到永康,應該會聯想到「永保安康」車票吧!是丫~有一陣子這車票被炒得火熱呢!當時我還要老公騎車載我去永康火車站買這車票,那年我就以這張車票為主題製作了聖誔卡寄給朋友。

永康距台南市很近,剛來台南時整天閒著沒事做,有一天跑到「就業服務中心」晃晃,發現有辦職訓於是報名參加,受訓地點就是位於永康市的「台南高工」。這算是我第一次與永康市接觸的經驗。
永康是明鄭時期漢人沿新港溪(今之鹽水溪)開拓之據點,漢人經台江內海溯新港溪,於溪南岸聚居屯墾,永康因位在郡城(今台南市)赴北要道而繁榮。永康在早期稱為『埔羌頭』,來源是明末清初的日本正是戰國時代,武士所用鎧甲多為鹿皮,台灣是主要供應地,漢人以米、鹽等民生用品從事商業行為,向平埔族人換取鹿皮輸往日本,鹿肉做成乾脯輸回大陸。在閩南語中,『埔』是平地的意思,『羌』是鹿的一種,體積較小,『頭』是靠海邊或水邊的岬角,『埔羌頭』即是靠近海邊平地有鹿群的地方。
鄭成功復台,先設立承天府和安平鎮,並把安平鎮南北附近劃為二十四個里,當時的『埔羌頭』便有正式的記載名稱為『永康里』。清康熙二十三年,台灣歸入清朝版圖,永康劃歸台南府,日據時代在永康『羌埔頭庄』設永康事務報委員,隸屬台南州南辦務署管轄,後陸續改名為『永康上中里』、『永內區庄』、『永康庄』。台灣光復後實施台灣省鄉鎮市組織規程,將『永康庄』改名為『永康鄉』,並劃分為十五個村,但因人口快速增加,民國七十一年改為二十九個村,民國八十二年人口超過十五萬人,升格為縣轄市,次年再將行政區域改為三十九個里。
其實永康的微笑章,上次到「碳佐麻里。永康店」用餐時已蓋過了,那時是蓋在年初所發的那本護照上。這次並沒有特地跑到特定地點蓋章,沿途看到一家7-11便跑進去蓋章(原以為這裡是屬歸仁鄉)。

九月九日這天共蓋了六個章,呵~進度好像有點慢。
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