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神木線,是嘉義上阿里山鐵道主線的一小部分,阿里山以五奇著稱,雲海、日出、晚霞、鐵道與神木。其中以神木最廣為人知,是阿里山的地標。神木站乃森林鐵道的「第三分道」,火車必須先退再進。神木站海拔2138公尺,旅客可乘神木線至神木站欣賞「阿里山神木」。【資料取自「神木站」的介紹(我有將介紹版拍起來)】 



這就是「第三分道」,到了這裡火車還會「先退再進」,然後很快就到達阿里山了。 



走過阿里山吊橋,我們繼續走到「神木車站」,這兒是被廣為人知的阿里山神木所在地,雖然神木早在多年前因雷擊而倒地不起(右上及右下是倒地不起的神木),但來阿里山的遊客還是會來這兒走走的,在這兒我拍了很多張照片。 



鐵軌照起來感覺也很美啦! 



聽說之後還由遊客票選另一顆千年檜木為「新神木」但我並沒有特別注意,在這附近的神木都有編號共二十幾顆,我因忙著找慈雲寺而沒有特別留意神木的長相。 

提到「慈雲寺」就令我「奇蒙子哇魯伊」,因為順著指標(指標寫著慈雲寺)走,我們居然走到了「阿里山公墓」,耶~這是怎麼回事?我心裡嚇得毛毛的,而老公卻大膽的帶著我走過公墓區,結果咧~還是走回到了巨木棧群棧道(一),唉!這一路走來讓我對慈雲寺的興趣大大減半。走回神木站附近,當老公在看導覽圖時,我剛好看到有火車經過,趕緊拿起「小妮」拍了這張照片。 



不但如此,我還拍了一段影片。唉~但檔案太大Vlog的上傳有限制,奇摩格友「喜歡到處玩耍的白豬」介紹我可以將影片上傳到奇摩影片分享,那兒單檔可上傳100MB,我上傳後發現影片被壓縮後畫質變很差(上傳到Vlog的畫質較佳),請大家將就點看囉!



之後我就選擇直接走回阿里山我們投宿處,在路上還看到「三代木」。 



橫倒在地上的古老樹根是樹齡1500年的第一代木,它枯死後經過250年,一顆種子偶爾飄落其上,藉一代木的枯樹養份,又生成第二代。二代木根老殼空,經過300年又生出第三代,枝葉茂盛。由於三代同生於一根株,枯而復榮,因而得名之。【資料取自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」網站】 

至此我的阿里山之行總算告一段落,最後我們搭著13:18分的鐵道火車回嘉義,結束了這一趟有趣的阿里山二日遊


 

後記:

老爸生前服務於林務局,工作生涯中大半時間都在各山林間遊走(常常出差)。記憶中爸爸很愛買愛玉子回家,而媽媽則用紗布洗愛玉子,我們則有好吃的愛玉可以吃。 



而山葵(哇沙米)也是老爸愛買的,除了買整顆山葵回家外,買會買山葵的加工品(如山葵罐頭),但我不敢吃山葵耶~。 



所以每次老爸出差回來,我們第一個注意的是他這次又帶什麼回來了,而沒有關心他出差在外工作是否很辛苦?現在想想,嗯~年輕的我實在不太懂事。 

這趟阿里山之旅所拍的最後一張照片是老公的特寫,我覺得拍得不錯,但老公是極力反對我將照片PO上部落格,所以我就用最後第二張所拍的海芋做為「戀戀阿里山系列」的ending。 



阿里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,格友們可以找個時間去欣賞它的美哦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耿 的頭像
    小耿

    小耿的聯絡簿

    小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